2022年上半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品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 2022-07-26 16:26
浏览次数: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是欧盟及欧洲经济区国家用于食品、饲料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信息交流的重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是欧盟及欧洲经济区国家用于食品、饲料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该系统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消费中潜在风险的危害并在各成员国之间及时交流风险信息,以供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该系统也为我们分析欧洲各国对相关产品监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平台。
本文根据2022年上半年欧盟RASFF系统通报中国产品(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从通报概况、通报国家、通报产品类别和通报危害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通报规律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或避免通报情况发生,提高我国相关产品的声誉。
一、通报概况
2022年上半年,欧洲31个国家通过 RASFF通报了2267批产品,较2021年上半年的2160起通报增长了4.95%,呈显增长趋势,说明欧洲各国对食品、饲料和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变的更为严格。其中,上半年RASFF对中国产品发布了165起通报,占总通报量的7.28%,与2021年上半年的121起相比增长了36.36%。RASFF通报中国产品数量、通报增长占比明显提升。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构成比见图1。
图1 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构成比
二、通报国家
2022年上半年,共有27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布了通报。通报中国产品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是西班牙(35起,占比21.21%),波兰(19起,占比11.52%),比利时(15起,占比9.10%),占同期 RASFF对中国产品通报总数的41.82%。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数量情况见图2。
图2 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数量情况
三、通报产品类别
2022年上半年中国共有21类产品被通报,被通报数量排名前三的是食品接触产品(92起,占比55.76%),水果和蔬菜(18起,占比10.91%),其他食品(9起,占比5.45%),占同期 RASFF 对中国产品通报总数的72.12%。其中,食品接触材料、水果和蔬菜也是2021年上半年中国被通报数量最多的产品类别,尤其需注意食品接触产品,21年上半年和22年上半年中国被通报的食品接触产品均占所有食品接触产品通报的一半以上,所占比例持续升高,达到55.76%。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类别情况见图3(前10名)。
图3 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类别情况(前10名)
四、通报危害类型
2022年上半年中国被通报产品涉及20类危害类型,共计170项(同一产品存在多项风险,故总项数大于通报数量,另有一条通报未说明通报原因)。其中排名前三的危害类型是组分(52起,占比30.59%),迁移(39起,占比22.94%),农药残留(29起,占比17.06%),占同期 RASFF 对中国产品通报总数的70.59%。
其中,食品类的主要危害类型为农药残留(28起,占比40.58%),主要涉及环氧乙醇、啶虫脒、蒽醌、毒死蜱、2,4-二氯苯氧乙酸等农药;食品接触产品的主要危害类型为组分(49起,占比53.26%),主要是未经授权使用竹纤维;饲料的危害类型为非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工业污染物、农药残留各1起。
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危害类型情况见图4。
图4 2022年上半年RASFF通报中国产品危害类型情况
五、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RASFF对中国产品通报数据,能够直接表现出中国输欧产品的安全状况,发现出口企业管理的薄弱点。为此,海关提醒相关企业:
一是关注欧洲市场标准变更,破解贸易壁垒。欧洲市场标准要求高、变化快,出口企业需主动跟踪欧洲市场标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国最新标准要求,尤其需重视通报敏感国家的技术法规和要求,根据标准的变更有针对性的改进生产工艺,避免产品遭到通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原料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风险评估自控机制,加强全链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只有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加强管理,才能够切实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三是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欧洲各国能够发布出一系列严苛的标准,首先是基于其发达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研发水平,中国企业只有不断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接近欧洲地区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欧洲市场的标准,从而使产品免于被通报。
数据来源:https://webgate.ec.europa.eu/rasff-window/portal/?event=SearchForm&cleanSearch=1
(说明:本文分析数据以RASFF官网2022年7月1日发布的数据为基础。)
声明:1、本文来源: 技术性贸易措施资讯网
2、凡本网注明“本文来源:XXXXXX”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